记者崔宇报道 9月17日,在吉隆坡举行的亚足联竞赛委员会会议上,18名委员讨论了相关事宜,其中包括增加亚冠外援名额的方案,虽然未有最终的结论,但从目前来看,未来增加外援,是大势所趋。
据悉,这次的方案,核心内容是“报6上4”,也就是各参赛队可以注册6名外援,其中2名必须是亚足联下属会员协会外援,也就是“亚外”,但每场比赛,依旧只能上4个外援,也就是现在执行的“3+1”。
在竞赛部看来,亚洲各联赛外援人数逐年增加,其中有资格打亚冠,也就是亚足联技术分排名前24的会员协会中,有11个在本国联赛中外援注册名额,达到了5人,其中日本取消了外援限制,沙特是8外援,澳超是6外援,韩国即将实行5外援,也就是3+1+1,所以,亚冠增加外援必须的,否则,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目前执行的3+1外援政策,还是十多年前制定的,具体是2008年10月30日,在亚足联职业联赛特设委员会第8次会议上做出的,当时的亚足联主席还是卡塔尔人哈曼。“我很愿意看到一个沙特球员在韩国踢球或者一个朝鲜球员效力于沙特联赛。”哈曼当时说,“通过3+1的外援规则,我们会给更多的亚洲球员提供效力其他亚洲球队的机会”。
而随着亚冠不断发展,逐渐有会员协会提出增加外援数量,但始终未能通过。
2012年6月底,时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于洪臣,在和当时的亚足联秘书处竞赛部主任斯特尔特会面时,曾建议放宽外援名额,而在年底的亚足联竞赛委员会会议上,乌兹足协正式提出了3+3的议案,即亚外增加到3个,当时,中国足协投了赞成票,不过,这一方案未能通过。
萨尔曼出任亚足联主席后,重点包装亚冠赛事,希望将其打造成接近五大联赛的一流赛事,除了提高奖金,增加外援人数,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萨尔曼曾专门要求竞赛部研究外援政策调整的可行性,拟定在2014/16赛季实施3+2的政策,即亚外增加为2个。不过,在当年年底的会议上,这一方案再次被否定,理由是该提案对水平一般的联赛有利,对职业化较好的联赛没有意义。
应该说,增加外援名额,一直都在亚足联或者说萨尔曼的计划中。
在2016年9月底的果阿会议上,增加外援的提案,得到了多数代表的认可。随后,秘书处依照收到的议案,整理了两套方案:一是“4+1”,保留亚外,增加一名不限地区外援;二是取消“亚外”,直接将外援人数放宽为5人。但在当年11月的竞赛委员会艾因会议上,几乎所有的代表都表示反对,增加外援方案,再次流产。
不过,在2016年底,亚足联分别在东西亚召开了外援增加可行性的摸底会议。
据悉,当时在东亚区会议上,中国曾要求放开外援,取消亚外限制,同时增加上场人数,也就是五外援;但日韩澳等代表都表示反对,甚至表示,即使增加注册名额,但上场最好还是3+1,也就是说,亚外必须保留,因为这是2008年扩充外援时的“宗旨”,也就是增加亚洲各协会球员的交流,目前,日韩联赛,都在在亚外的基础上,增加合作协会球员名额,所以,他们是不希望取消亚外的;
而在西亚区会议上,各会员协会代表也反对增加外援,但提出取消亚外限制,也就是4名外援都不限国籍,之所以如此,在于亚外有漏洞,一些南美外援拿到亚足联下属会员协会的护照,就成了亚外,而这,和当初设定亚外的宗旨相违背。
2018年8月,在竞赛委员会会议上,与会代表再次讨论了增加外援的可能性,当时有消息说,如果通过,将在2019年就开始执行。
当时,有两种声音,一是保留亚外,方案有两个,一是“4+1”,就是在原来“3+1”的基础上,增加一名无限制外援。一是“5+1”,增加两名无限制外援;二是取消亚外,外援人数直接变成5或6人。
不过,会议的最终结果,还是维持“3+1”的方案。
这次的吉隆坡会议,据说还是有一些争论,所以,也未得到最终的结果,外界猜测,在年底的亚足联会议上,应该还会进行讨论。